西关,老广州人对位于荔湾区,北接龙津路,南濒珠江,东至人民路,西临荔枝湾,明清时地处广州城西门外一带地方的统称。西关的南面是珠江内河最宽的白鹅潭,自广州建城以来,此处便是广州水路交通之要地。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帝国在此设粤海关,开放海禁,并通过特许商行——十三行对来粤贸易的外国商人进行直接交易、征税、管理,广州十三行即由此而来。

作为粤海关属下的中外交易场所,广州十三行成为了清帝国惟一合法的外贸特区,中国与世界的贸易全部汇聚于此,直到鸦片战争为止,广州十三行独揽中国外贸长达85年,垄断式特许经营,半官半商的独特地位,造就了广州十三行长达百年的繁荣兴盛,百余年来,客商云集,中西交融,蔚为大观。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清廷在与英国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战败。广州被迫全面开放,外国商旅通过白鹅潭进入中国大陆,官商一体的广州十三行垄断地位逐渐丧失,随之兴起的是各种外国洋行,中国商行,同时也出现了大量为商行搬运货物的民夫、力役,码头工人等。于是,西关开始出现了面向这些民夫、力役、码头工人等歇脚喝茶的食肆,门口挂着写有“茶话”二字的木牌,内部设备很简陋,木桌板凳,糕点也多为大包,萝卜糕等简单粗制食物,因茶价只收二厘,故而得名“二厘馆”。当时民谣有曰:“去二厘馆饮餐茶,茶银二厘不多花。糕饼样样都抵食,最能顶肚不花假。”。“二厘馆”即是广式茶楼最早的雏形,民夫、力役、码头工人的经济收入有限,在二厘馆大多习惯点一盅茶,1-2个大包或糕点,便宜实惠又能充饥扛饿,“一盅两件”便由此而来。

清光绪年间至中华民国初年,洋务运动风起云涌,西风东渐日益深入,中西交融全面放开,广州西关迎来了最辉煌,最繁荣的历史时期。南海,广州,乃至广东省的所有经济因素都集中于此,此处汇集了进出口贸易码头,各种货栈、仓库,及各国的商业机构。中国最早的海关及广东最大的邮政局也设置于此,英国人的租界就设置在西关最南段的“沙面”。

对外贸易的兴盛直接创造了广州工商业的迅速发展,带动了流动人口的日渐增多,商人、自由职业者、手工业者、雇佣工人等工商阶层率先在广州西关崛起。为了满足新兴工商阶层的需求,比“二厘馆”更高级的“茶居”、“茶楼”在广州西关应运而生,这些茶楼无一例外陈设讲究、环境清幽、茶靓水滚、点心精美。此时的茶楼也成了各色人等洽谈生意、打探信息、招待亲友、消磨时间的好去处。

有了茶楼,就形成了特定的生活方式,影响了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生活形态。传统的广州西关人,一大清早便提笼遛鸟踱到茶楼中,叫上一盅香茶,两件小点,或闲聊、或阅报、或者约一两个好友,叫几样点心,边吃边聊。当时老西关人最熟悉的茶楼莫过于惠如楼、蘩楼、荣华楼、妙奇香、陶陶居、莲香楼等这么几家环境清雅,经营时间久,点心种类多,味道鲜美的大茶楼。

据传,在这众多的茶楼里面,蘩楼的虾饺皮薄而透明,料足而新鲜,马蹄糕晶莹剔透又弹牙,叉烧包个头大,馅料足,味道好,大油条个头比手臂粗,口感酥脆味道香。蘩楼之前名为“黄记·一盅两件”茶居,由一位黄姓茶点师傅创立于西关,所制茶点用料新鲜,个头大分量足味道好,极受顾客喜爱。西关商贸发达,揽工的民夫力役众多,但他们消费能力有限,“黄记·一盅两件”既能满足基本吃饱的同时,还提供一个遮风避雨,休憩交流之所,因此食客如云,生意兴隆。茶居老板黄师傅为人又厚道仗义,时常接济那些刚到西关揽工的民夫及周边乡邻,更加受到众乡邻的敬重。不仅如此,黄师傅还善于学习钻研,制作了不少西式糕点,大受洋商喜爱。在黄师傅努力经营下,小小的茶居,客似云来,生意兴隆。

随着茶居生意的持续稳定,黄师傅决定扩大规模,于是花费巨资在西关同兴街买下三层酒楼,改建为一家三层大茶楼,并命为“蘩楼”。“蘩”字日常少见,较为冷僻,无论是家人还是朋友,乡邻,都不明白黄师傅为何坚持要用这么冷僻的字。黄师傅向众人透露:黄记的虾饺之所以好吃,除了虾饺皮做得好之外,所用的虾必须是个大的鲜虾。个大的虾一般出现在河涌沼泽中蘩草茂盛之地,看到蘩草即能捕捉到肉质鲜美的大虾,蘩草成了幸运与美味的象征。蘩在古汉语中也象征着生命力顽强,有子孙昌盛,事业繁荣之意。

蘩字的背后不仅有美好的寓意,还潜隐着黄师傅的经营哲学:食材鲜,味道才鲜美。经过全新装饰的蘩楼,屹立于同兴街,楼下依然是以“一盅两件”为主的周边乡邻老友,楼上则各地客商、洋商云集,生意洽谈,信息交流,人声鼎沸,生意大好,蘩楼之名也逐渐广为人知。

历史沧桑巨变,蘩楼始终坚持“茶点新鲜做,待客如亲人”的经营之道,到民国初年依然屹立西关。中华民国四年(1915年),珠江发大洪水,水淹广州城七日七夜不退,史称乙卯大水灾。《广东省志.自然灾害志》记载:“7月13日,十三行商民避水楼上,因午炊失慎,又造成火灾,因附近同兴街全系火油、火柴店铺,亦被燃及,油箱爆炸,火随油流,灾区逐步扩大,同时因街道水深数尺,难以施救,计自13日申刻燃至14日午后,焚去铺店2000余间”,经营多年的蘩楼,在此次大水灾中未能幸免。水灾加之火灾,蘩楼坍塌,成为一片瓦砾,蘩楼此时已传承到了第二代小黄师傅手中,小黄师傅本想重建蘩楼,恢复当年盛况,怎奈时局动荡,困难重重。

无奈之下,小黄师傅只好跟随一帮同乡下南洋打拼,希望赚到足够的钱,回到广州西关恢复蘩楼的往日荣光。小黄师傅经过多年打拼后,在泰国的曼谷设立一个酒楼——“三鸣酒家”,取意“金鸡三鸣,财源广进”,以经营经典粤菜和传统广式茶点为主,生意颇为兴隆,但他始终认为“蘩楼”的根本在中国,在广州西关,必须继承父辈的遗志,将蘩楼在广州恢复并发扬光大。

然而,天不遂人愿,古老的广州先后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后来由于种种原因,饮早茶这种广东特色的饮食文化在大众消费中曾一度中断,小黄师傅面对如此国内形势,始终无法重建蘩楼,最后郁郁而终。

小黄师傅临终之际再次嘱托:必须重建蘩楼,光复家族荣光。改革开放之后,海外的广东籍华人、华侨、华裔,纷纷回到中国大陆发展。小黄师傅的后人也回到祖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重建蘩楼,告慰先辈。

年轻的后辈黄师傅先后拜多位广东点心大师为师,在承继自家祖传点心制作技艺基础之上,刻苦学习其他各派广式点心的制作技艺,并从最基层的茶点服务员开始做起,每日从后厨背着新出笼的点心用心服务客人,体会先辈开茶楼的初心与创业之艰难。年轻的后辈黄师傅,踏实肯干,一步一个脚印,10年如一日,从前厅服务员到点心大师傅,制点技艺博采众家之长,融会贯通,炉火纯青,且能推陈出新,能制作出100多种中外茶点,受到广大食客的一致好评。

终于,黄师傅决定自己创业,开设茶楼,重振家族百年前的繁荣气象。黄师傅以家族百年传承的祖训“茶点新鲜做,待客如亲人”为经营理念,先后在佛山、广州等地开设了数家茶楼,用心经营,潜心探索,坚持茶点鲜做,让每位顾客都能享用到新鲜又味美的茶点。

经过多年茶楼经营的沉淀、总结、积累,黄师傅决定在深圳开设一家全新模式的新茶楼,命之为“蘩楼”。新模式的茶楼采取不分时段全天候营业,从早到晚,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蘩楼由之前的广式茶楼演变成了全天茶市,且在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崛起,与当年先辈在西关开设茶楼开启广式茶点风气之先交相辉映。

蘩楼终于完全实现了百年前先辈在西关开设茶楼的繁盛景况,且茶点种类繁多,中西结合,经营模式全面,顾客盈门,生意大好。一间不大的茶楼,历经百年的风雨传承,跨越大洋的几代坚守。蘩楼百年的兴衰沉浮,就是广式早茶百年发展变迁的缩影,更是广式早茶文化与记忆的延续和呈现。

今天的蘩楼全天茶市,已不再是单纯的广式早茶,而成了人们消遣时间的一种生活方式,时间在蘩楼茶市里变得有滋有味,呈现出生命的趣味与丰富。这种悠闲自得的饮食文化也成为了一种超越地域和人群的人文文化,成为一种在信息时代高速发展的今天,人们所追求的一种全新时尚。

责任编辑:张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