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西南边陲一个偏远落后的小村庄,有这么一位出生极为贫寒的退伍老兵,他叫谢正银。他在部队的锤炼中逐渐成长起来,他始终不忘党的培养,听党话、感党恩、做党的好战士,并且退伍不褪色,他把部队精神作为家风教育儿女,践行着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家国情怀,他用自己以身作则的一辈子,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党的好儿女,他的努力和付出绝对不会因为横断山脉万水千山的阻隔而被人遗忘。

2019年4月20日,在呜咽的风中,在悲怆的哭声中,谢正银的长子,年仅38岁的谢春倒在了挚爱的工作岗位上,一篇《别担心,我就在不远处——追记隆阳区蒲缥镇双桥村好村医谢春》的报道和《医者:健康守门人匠心传播者》的网评一经传播,牵动了天下所有父母、所有儿女、所有退伍战士、所有医生的心,这样的坚守绝对不会因为横断山脉万水千山的阻隔而被人遗忘。为弘扬谢正银家庭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红色基因的精神,2019年5月16日,保山市、隆阳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到谢正银家中颁发锦旗、光荣牌和绶带,并称赞他“军人本色化作优良家风,光荣之家育出舍身为民‘好村医’”。

一位寒门小子的贫与富

谢正银这辈子最感激的是部队,每每提起部队,65岁的老人声音仍然颤抖,仿佛曾经发生的一切都历历在目……

1953年,谢正银出生在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杨三寨行政村黄毛寨一个极度贫困的家庭,爷爷过世得早,8岁那年父亲也去世了,两位寡母带着谢正银的6兄妹艰难度日。8岁没条件上学!9岁没有!10岁也没有!直至12岁,他才勉强进入学校。然而,因为交不出1块5毛钱的学费,三年级毕业,15岁的他不得不辍学四处漂泊、到处打工,受尽人间辛酸,饱尝人间痛苦。

1975年,谢正银应征入伍,从此人生发生巨大改变。经过三个月锻炼后,他被分配到三五二0八部队师医院担任卫生员。在部队里,谢正银感受到了从所未有的温暖。虽然文化低,识字不多,但在战友的关心帮助下,在自身的不断努力中,他提升非常快。在1975年沙甸平叛、1979年自卫还击战中,谢正银与战友从枪林弹雨中并肩走来,更是受到了巨大精神洗礼。近6年的部队生涯,让一个寒门小子成长起来,不仅多次受各级领导表扬,荣获两次嘉奖,还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80年,谢正银退伍返乡。当他从农民走向部队,再由部队回归乡土,他已不是从前的他。如今的谢正银,有着着富足的精神、顽强的意志、坚毅的品格、忠贞的党性!

一位退伍老兵的失与得

可以说,谢正银的一生是无比坎坷的,不仅幼年丧父,1994年,13岁和11岁的儿子双双还未成年,又遭受中年丧妻。现如今,更是生死离别两茫茫,白发人送黑发人。

但是,无论命运如何捉弄人,退伍老兵始终没有被打垮!像从枪林弹雨里挺过来一样,他挺过一次次重创。

妻子过世后,他与与自己一样饱受磨难的现任妻子结为夫妇,从此家中多了一个6岁的女儿,养育三个孩子的重担沉甸甸地落在了他并不宽的肩膀上。

作为父亲,为了供养三个孩子上学,无论是退伍之初行医救人,还是乡村医生体制改革后回归农民耕田种地,汗水湿透了衣襟他不管,双手磨起了老茧他不顾,他白手起家、不畏艰辛,为孩子们铺平就学路;作为医生,虽然从医只占据了一辈子的几十年,但是真正践行着医者的仁心,有求必应、风雨无阻,无数次免费为贫穷的相亲看病;作为家人,他把家里大事小事往肩上扛,在其三哥因病过世,其妻智力较低的境况下,主动承担起供养两个孩子的任务,为本就艰难的生活再添责任;作为中共党员,他总是力所能及,村里建学校修公路,不是出钱就是出力,后来老了和老伴进城带孙女,因为心脏不好曾装了两颗支架,而就是这样,他还要拖着虚弱的身体乘坐一小时客车回村开党员会……

回守这位退伍老兵的一辈子,真的走得太难,失的太多。而在这些伤悲的背后,是相邻对他的认可,是亲人对他的肯定,是患者对他的夸赞,是孩子们对他的敬重和学习!

一位战士儿子的憾与荣

战士的儿子仍然是战士!

那一天,在儿子的灵前,谢正银哽咽了。但是他转过头用异常坚定的语气鼓励儿媳:“孩子,振作起来,无论是当年战场上的牺牲,还是今天农村一线战场的坚守,这些都是责任,他做到了,我们应该骄傲。”

谢正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迷茫家庭少年找到进步的阶梯,让残破的家庭得以缝合,让失去亲人的孩子得以成长。谢春与弟弟妹妹从小受父亲的熏陶和影响,在重组的家庭里建立了健全的人格,学会了团结与担当,三兄妹均先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相继走上了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就连三哥家的小儿子也于2012年应征入伍,随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失去什么都可以,唯独不能失去初心和责任。”谢春,像父亲一样,把身子定在了贫困的乡村,也许,他失去了无数的休息时间,失去了无数增加待遇的机会,失去了和同龄人一样外出发展的机会,甚至,失去了年轻宝贵的生命,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乡村医生,作为军人的后代,他做到了,他是光荣的!

一粒红色种子的守与望

谢正银,不仅仅在部队辛勤努力,更在农村广大天地默默耕耘,他的努力最终结出果实,他的孩子们像一颗颗红色的种子,生根发芽,长大成人。

过去,当重创的心灵需要温暖的时候,谢正银站出来,这是红色的种子;当残破的家庭需要缝合时,谢正银站出来,这是红色的种子;当家乡需要出力时,谢正银站出来,这也是红色的种子。

后来,当村里有事的时候,“共产党员”谢春总是第一时间赶到,这是红色的种子;当邻里需要帮助时,“村民”谢春总是热情伸出援手,这是红色的种子;当患者需要陪伴时,“医生”谢春总是默默守候左右,这也是红色的种子。

出殡的日子,谢正银30余名获悉的战友都赶到了,他们为侄儿含泪送别。为什么一个晚辈的离去迎来这么多长辈的不舍,一名战友说出了心里话:“因为,这是我们红色的种子。”

当种子生根发芽,初心也就留在了人间,爱之花也就开满了人间。当种子深根发芽、茁壮成长化作参天大树,就支撑起了健全的家庭,支撑起了国家的脊梁。愿天下人都化作一粒粒红色的种子,支撑起民族复兴的大厦。

如今谢正银老了,当初满满齐齐的全家福再也发不出曾经整齐的声音,也许今后还会有无数的挫折发生,还会有无数的困难需要战胜,还会有无数的责任需要付出,但无论如何光荣之家的牌子永不褪色!

责任编辑:张亚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