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多年前,入伍来到部队的许友岳,在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赞助下,成为“上海电视中专武警分校”的首批学员。顺利毕业的他退伍后,因为掌握了一技之长被推选为村支部书记。如今,他已是当地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
许友岳的成长故事,仅是上海浦东新区创新做好双拥工作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浦东新区围绕服务打赢、拥军优属、复转安置等出台系列举措,温暖了军人军属心田,激发起改革强军力量。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在黄浦江畔唱响新时代的鱼水欢歌。
“没想到,部队刚驻扎浦东就收到一份‘大礼’。”今年上半年,某部刚移防上海浦东新区不久,双拥办便会同有关部门登门拜访,深入了解部队所需。在他们的大力帮助下,功能齐备的健身房很快建了起来。
无独有偶。去年下半年,海军某分队转隶驻浦东新区某部,双拥办全程跟踪解决转隶过程中部队遇到的急、难、愁问题,在为部队改建营房的基础上,又帮助部队建起了荣誉室、电教室、器材库(室)等。
“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浦东在拥军上也走在了前列!”浦东新区人武部政委金辉,见证了驻地群众的热情。他介绍,为更好地服务军队调整改革,浦东新区专门成立了由双拥办、人武部、发改委、财政局等单位组成的实事拥军联席单位,围绕驻区部队执勤、战备、训练等急需工作,确定了660多个双拥项目。
上海某预备役团地处浦东闹市区,大街上红绿灯密集、转弯半径狭小,车辆从营门出发需要前行200米掉头才能开上主干道。部队每次出动费时费力不说,也存在很大安全隐患。为此,双拥办会同相关部门调研了解后,决定为部队应急出行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在正对营门的道路绿化带上设置专用通道,并安装可遥控的电动伸缩门,同时在道路两侧加装红绿灯,专供部队应急机动时使用。
部队急需的项目,既要优先安排、优先解决,更要确保质量和效益,这是浦东新区服务部队的一条准则。为把拥军的实事办实,他们还建立完善了前期查看、中期抽检、竣工验收等工作环节和机制,确保了工作成效。
“力感应发声模拟训练人”“爬墙侦察机器人”……驻浦东武警某部训练场,记者看到一批浦东军地“联姻”产出的高新技术装备,不禁眼前一亮。
2016年,该部结合训练和实战需求,向地方有关部门提出合作研发爬墙侦察机器人、模拟实景射击训练智能机器人靶系统等装备的想法。很快,便得到浦东科技和经济委员会的反馈。
摸清技术源信息等情况后,该委员会便着手组织辖区8家实力雄厚的科技企业与该部签约12个军民融合发展项目,涉及作战装备研发、训练器材革新、保障设施升级等内容,有力服务了练兵备战。
“浦东新区科技资源雄厚,军民融合条件得天独厚,这是一大优势。”驻区某部一位领导介绍说,这几年,浦东充分发挥资金、科教、技术等资源优势,支持部队军事训练、战备执勤和科研试验,为国防科技发展和部队遂行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是一串令人欣喜的数字:奖励驻区部队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上项目320多个,帮助驻区部队科技攻关项目和军民融合合作项目100多个……
帮助部队建造“猎豹训练营”,定期到申通地铁、东方航空培训基地等组织联合演训,“撮合”部队与上海交通大学、浦东科经委合作研发高新技术装备……谈起驻地群众的拥军故事,浦东新区人武部部长汪顺芝如数家珍。他说,正是在驻地群众的帮助下,该人武部组建了水文监测、测绘导航、电磁频谱管控等10余支新型民兵专业分队。如今,一批院士、博士走进了后备力量方阵。
“我真心为浦东人民的拥军力度点赞!”刚一坐定,驻浦东武警某部通信工程师刘斌便打开了话匣子。今年初,刘斌随部队从外地转隶到了浦东。之前,家人一直在为孩子的上学问题发愁。让他没想到的是,刚到浦东不几天,早已对接掌握情况的双拥办领导便来家拜访,新学期开学前便办妥了孩子的入学手续。
事实上,刘斌和他的孩子远不是唯一的受益者。
据浦东新区双拥办一位领导介绍,作为全国驻军最为集中的区域之一,浦东新区军人子女入学入园数量很大。为此,他们建立由双拥办牵总协调、驻区部队共同参与、教育局和学校具体操办的工作机制,近三年妥善安排600余名军人子女入学入园和转学,官兵总体满意率达100%。
除了军娃上学问题,军属就业问题也一直牵挂在浦东干部群众的心头。在浦兴街道,一位干部转隶调入驻军部队,其家属随军后工作暂无着落。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街道党工委书记周秀华亲自协调辖区某企业,最终帮其家属圆了就业梦。
“敢为人先、勇于突破,是浦东始终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底气。支持改革强军,同样需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的精神。”浦东新区民政局局长黄宏的话,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军娃入学入园官兵满意率100%,随军随调家属就业安置率100%,退役士兵接收率、政策知晓率、安置率也均实现100%……浦东新区的务实之举,极大鼓舞了军心士气。前不久,台风“安比”登陆,驻区部队6000多名官兵和民兵预备役人员严阵以待,筑起了浦东防险抗灾的铜墙铁壁!(倪大伟、朱晓雯、陈利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