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县彭坊乡以发展红色研学产业为抓手,充分挖掘“三线”红色历史资源,在建强红色阵地、讲好红色故事上聚力用劲,将党建和红色研学、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景观农业、农家乐、民宿经济等产业发展,不断赋能乡村振兴。


精准开发,建强红色阵地。开展红色教育离不开红色底蕴的强力支撑。彭坊乡作为江西省最早的“三线”建设基地和最大的军工聚集地,红色资源非常丰富。一是坚持在保护中开发,传承历史风貌。坚持宁愿放慢发展速度,也要原汁原味保护传承的工作原则,坚持“不拆旧、不批新”,保持遗产格局、结构、样式和风貌特征,防止原有风貌遭到破坏,共保存工业遗产物项480余件,将三线军工厂旧址范围划定为保护区,立足于修旧如旧,分步骤地对部分厂房、设施进行了修缮,复原历史场景。二是坚持传承与创新融合,打造红色基地。围绕红色“三线”主题,邀请省级专家教授设计了一套集原址参观、红色教育为一体的方案,建成全省首个“三线记忆展览馆”,将红色资源与文旅研学有机结合,打造成集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与中小学红色教育于一体的红色研学基地,并荣获江西省首批工业遗产。同时以基地为中心向外辐射改造,嵌入红色元素改造提升集镇沿线街面,按旅游道路标准改造提升集镇至基地道路,并将“三线”军工厂旧址核心区洋陂村焦安垅组纳入全乡新农村建设精品点保护提升。


弘扬历史,推动红色研学。以红色资源和文化为基础,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产品开发,通过实地讲解、参与互动等方式,弘扬“三线”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一是发掘特色文化,制定红色课程。抓好基地红色文化核心资源,深挖所独有的“三线”历史人物事迹、凝练红色元素、不断填充红色故事,与周边特色民俗文化整合、融合,梳理出红色特色教学资源。红色教学立足“爱国教育”这一核心理念,充分发挥老党员、“三线”老职工独特优势,组建红色讲解员队伍,开发出初心教育、红色教育、党性教育等课程,使游客真正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思、学有所行。二是追求教学深度,发展特色研学。研学基地坚持“政治理论 党性淬炼 沉浸式体验”研学模式,成功打造“1 3 9”的党员教育体系(1个党校 3种教学模式 9个现场教学实践场景),将红色精神与主旨深入贯彻到每一项课程的实际活动中去,根据研学受众特点与需求,配套多样研学活动,践行红色文化的深度研学,不断推进教学资源特色化。截至目前,基地已吸引20余万游客前来游览学习,迎来200余个机关企事业单位,2万余人次前来开展研学。


融合发展,激活红色引擎。聚焦产业振兴,积极推进“三线”记忆小镇市场化运作,不断丰富旅游业态,增强乡村活力。一是规划引领,推动产业发展。打造占地面积30余亩的三线研学农耕产业园,通过“党支部 村集体 合作社/基地 农户”的发展模式,流转闲置土地,发展羊肚菌、蔬菜、水果等产业种植,目前已按季种植贝贝南瓜,预计年产值可达50万元,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1.4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务工100人次,其中脱贫户4户,人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有效拓宽群众的就业方式和增收渠道。二是精准发力,打造特色品牌。围绕“三线”记忆小镇打造,衍生发展一些“三线”建设旅游产品,把现有40余栋“三线”建筑回购租赁,建设民宿100余间,通过“红色研学 民宿”的新发展模式,利用“三线”研学项目,为游客提供品尝农家美食、享受民宿静谧、体验农业生产、享受采摘乐趣等丰富多彩的休闲度假新选择,以此带动羊肚菌、笋干、蔬菜等农业产品销售,拓宽红色旅游研学资源的生长空间。(文/姚文强)


责任编辑:尹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