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节气,有“立蛋”“吃春菜”等诸多习俗。正值春暖花开,也有人喜欢出游踏青、放风筝。


春天来临,想缓解“春困”有不少好办法。比如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也可以在清爽的早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快走、慢跑、练习八段锦、五禽戏等都是很好的健身方式。


春分有何重要意义?


“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 春分是植树造林的好时机,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时间节点,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春分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昼夜等长。吴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解释道:“二月中,分者半也,此当九十日之半,故谓之分。”


“分者,黄赤相交之点,太阳行至此,乃昼夜平分。”由于与农事活动密切相关,民间素来有“春分无雨划耕田”“春分有雨是丰年”等说法。


古时春分来临,往往会举行祭日仪式。《礼记》中记载:“祭日于坛。”明、清两代,北京日坛成为皇帝在春分祭祀大明神(太阳)的地方。


也有一种说法称,春社日是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时间上与春分临近。春社日,人们会祭拜土地神和谷物神,希望一年能有个好收成。


此时为何要吃汤圆?


春分来临,民间一般没有大规模的庆祝活动,但有一些颇具趣味性的民俗流传至今。比如“竖蛋”,也称为“立蛋”。


在春分这一天,选择一个光滑匀称的新鲜鸡蛋,轻手轻脚地找准平衡点,将它在桌面上竖起来,当掌握了一定技巧后,成功概率也会比较高。


据说有的人家会在春分时吃汤圆,再煮一些不包“馅”的汤圆,放在田边地头,叫做“粘雀子嘴”,用意是防止鸟雀来破坏庄稼。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春分时的天气比较适合出游,踏青、放风筝。各色风筝造型别致,春意融融,放风筝也是一项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动。


如何缓解“春困”?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浙江省台州医院中医科副主任中医师何贵平介绍,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春困”与春天人体的阳气生发不足有关系。


《黄帝内经》云:“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


因此,何贵平表示,缓解“春困”,要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不要熬夜,晚上早些休息,早上太阳升起之时就起床,使人体的阴阳变化与大自然同步。中午适当休息,时间以不超过半小时为宜。


不少人可能有这样的经历:当长期伏案工作身体感到疲倦的时候,起身活动一段时间之后,疲倦感就会减轻不少,因此要适当运动。正如《周易》所说“动则生阳”。


活动能够让身体的阳气得到生发,这对缓解“春困”有重要作用。何贵平介绍,可以在太阳升起之后,于清爽的早晨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选择一些相对舒缓的运动,如快走、慢跑、练习八段锦、五禽戏等都是很好的健身方式。


中医认为,春季对应人体的脏腑是“肝”,肝的生理特点是“喜条达而恶抑郁”,即肝脏的特点是喜欢舒畅柔和,此时宜顺应自然,尽量避免生气。多参加户外活动,接触大自然,陶冶情操,对于情绪的调节很有益处。


另外,“春困”发作时, 也可以采用自我按摩的方法缓解疲劳,比如“梳头”法:十指分开由前额向后脑勺“梳头”, 最后适度揉按脖子。简便易行,效果也不错。


责任编辑:徐丽丽